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女性1664%
男性936%

有沒有上網的習慣?

2392%
沒有28%

上網的時間

014%
1-31144%
4-6936%
6-1014%
10以上312%

上網的目的是

做功課1325%
瀏覽社交網站(e.g. Facebook1936%
玩網上遊戲1325%
其他815%

上網最主要的好處

消閒 娛樂消閒 123 play 交友 增廣見聞 能結交朋友 結交朋友 娛樂消閒 娛樂消閒 能結交朋友 能結交朋友 方便 娛樂消閒 傾計 娛樂消閒 . 增廣見聞 增加知識 方便 玩網上遊戲 娛樂消閒 . 能結交朋友 娛樂消閒 - learning 娛樂消閒
 

上網最主要的壞處是

有影響 影響學業 有危險 Hi 交友危機 影響學業 影響學業 影響學業 影響學業 沒有坏處 影響學業  容易沈迷影響學業 影響學業 影響學業 浪費時間 長期上網會影響學業和視力 no 影響學業 浪費時間 87 hurt our eyes 影響學業
 

上網的實際時間曾比預期長


1小時416%

2小時312%

3小時

1352%

4小時312%

5小時28%

你認為沈迷上網是

弊多於利1963%
利多於弊1137%

是否出現下列問題上課缺乏專注-當被阻止使用互聯網時,變得有攻擊性和煩躁-缺乏睡眠/失眠-花大量時間在網絡中,忽略學業/工作

1352%
1248%

每日回覆數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沉迷上網 影響

沉迷上網,對青少年有嚴重影響。 精神、身體、生理方面 例如: 1期對著螢幕會造成近視,嚴重會引致青光眼. 2電腦的姿勢不當會患上腱鞘炎、重複性肌腱勞損等問題,嚴重更會引致肩、手、背和頸持續痠痛、麻痹和僵硬。 3人疲勞,變得沒精打采 4少年為了爭取上網時間,晚飯吃得特別快,以致影響消化 5神狀態緊張、脾氣變得暴躁 6失去自制能力 6失憶、暴躁和抑鬱 7生理時鐘紊亂 8交感神經功能失調 9反應遲緩   學業方面 1荒廢學業 2上學時沒精打采、沒精神上課 3溫習時間減少 4精神散漫,功課馬虎及不認真   家庭方面 1減少雙方相處的時間 2形成溝通隔膜 人際方面 1影響與別人的關係 2與友疏遠  

參考資料

頭條日報: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_hk/2009/03/20/74330.asp


「沉迷上網」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上網可以令到青少年可以忘記現事生活中的煩惱。青少年透過電腦的虛擬生活來增加自己的滿足感和良好的自我感覺。 然後,青少年可以透過上網來結識不少朋友,青少年可能都會覺得他們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真正知心好友等,而且青少年可以在不同的網站能夠結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二個,青少年可能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缺憾,使得他們沉迷於虛擬世界而躲避現實。他們會藉著網上遊戲的成功感和刺激,從而彌補現實在活的不足。 個人因素:學業成績不理想,缺乏自信心,缺乏成就感,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存在價值,不擅於人際交往 朋輩因素:遭受同學欺凌,現實世界沒有朋友 家庭因素:父母婚姻不和,經常爭架,從小欠缺家人關懷,人對上網知識一竅不通 在生活中有所欠缺,而在虛擬世界尋求補償是人知常情的做法。但長此下去,青少年會對此做成依賴,認為互聯網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最終不能抽離網上遊戲,對他們本身做成傷害。這是[補償心理] 來源:ttp://contest.u21.hk/boeyyi/Q11.html

分工名單

封面------張芝萍

引言-------張芝萍

背景資料 -----張雅芝,張雅麗

正文-----張雅芝,張雅麗

探究方法------張雅芝,張雅麗

總結------張雅麗

分工名單------戚鈺榆

參考資料-----戚鈺榆

背景資料

現令的科技發達,因而沉迷上網已經十分普遍, 例如:【本報訊】(記者 盧燕娥)一項研究發現,本港近4成青少年沉迷上網,已達到不能自拔的地步,這不但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情況甚至較美國更為嚴重,當中更有個案曾連續上網122小時。另外,7成受訪者更表示,寧願上網也不想與家人在一起。學者警告,青少年如習慣於虛擬世界中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將會拒絕與別人溝通。 香港青年協會調查顯示,一成一受訪青少年上網成癮,推算全港多達七萬七千名青少年病態上網。青協呼籲家長,別以關掉電源等方法強行阻止子女上網,否則弄巧反拙。有青少年曾拿刀威脅、通宵用鐵錘敲牆、擲電腦屏幕等暴力方法與父母抗爭,青協勸喻父母應與子女理性溝通. 從此可見,沉迷上網已經嚴重.
女性 16 64% 男性 9 36% 使用者可能會勾選一個以上的核取方塊,所以百分比可能會超過 100%。 有沒有上網的習慣? 有 23 92% 沒有 2 8% 使用者可能會勾選一個以上的核取方塊,所以百分比可能會超過 100%。 上網的時間 0 1 4% 1-3 11 44% 4-6 9 36% 6-10 1 4% 10以上 3 12% 使用者可能會勾選一個以上的核取方塊,所以百分比可能會超過 100%。 上網的目的是 做功課 13 25% 瀏覽社交網站(e.g. Facebook 19 36% 玩網上遊戲 13 25% 其他 8 15% 使用者可能會勾選一個以上的核取方塊,所以百分比可能會超過 100%。 上網最主要的好處 消閒娛樂消閒 123play交友增廣見聞 能結交朋友結交朋友 娛樂消閒娛樂消閒能結交朋友能結交朋友方便娛樂消閒傾計娛樂消閒 .增廣見聞增加知識方便玩網上遊戲娛樂消閒 . 能結交朋友娛樂消閒-learning娛樂消閒 上網最主要的壞處是 有影響影響學業 有危險Hi交友危機影響學業影響學業影響學業影響學業沒有坏處影響學業容易沈迷影響學業影響學業影響學業浪費時間長期上網會影響學業和視力no影響學業浪費時間87hurt our eyes影響學業 上網的實際時間曾比預期長 1 4 16% 2 3 12% 3 13 52% 4 3 12% 5 2 8% 使用者可能會勾選一個以上的核取方塊,所以百分比可能會超過 100%。 你認為沈迷上網是 弊多於利 19 63% 利多於弊 11 37% 使用者可能會勾選一個以上的核取方塊,所以百分比可能會超過 100%。 是否出現下列問題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news 3

[2004-11-08] 沉迷上網四成青少年失控

【本報訊】(記者 盧燕娥)一項研究發現,本港近4成青少年沉迷上網,已達到不能自拔的地步,這不但對其日常 生活造成困擾,情況甚至較美國更為嚴重,當中更有個案曾連續上網122小時。另外,7成受訪者更表示,寧願上網也不想與家人在一起。學者警告,青少年如習 慣於虛擬世界中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將會拒絕與別人溝通。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青年會荃灣會所於今年6月至8月期間,以問卷訪問了荃灣區976位名24歲以下的青少年,了解他們的上網沉溺行為、動機及狀況。
超級網迷 女性佔43%
 調查發現,只有1成受訪者屬於正常上網的類別,其餘3成7的受訪者已屬嚴重沉溺上網,5成為輕度沉溺上網,意味他們沉迷上網達不能自控的地步。嚴重沉溺上網者當中,又以女性佔43%,並於小五、小六這兩個組別的學生最為常見。
 另外,近6成受訪者平均每天上網超過4小時,有1成人更超過9小時;最嚴重的個案更試過連續上網122小時。他們上網大多為收發電子郵件、玩ICQ、打機及下載檔案(見表),而最常瀏覽的網站為入門網站及網上遊戲網站。
學者憂墮網上交友危機
 大部分青少年習慣於家中上網。不過,3成受訪者表示,曾因長時間上網而與家人吵架,7成更寧可上網也不願與家人在一起。上網亦對他們的情緒造成影響,近8成表示,會因為上網受干擾感到憤怒,6成則會因為未能上網而情緒低落。
 負責調查的荃灣會所主任李文基指出,對比上一年度的同類型調查,嚴重沉溺上網的青少年已上升 12%,顯示上網益發影響年青人正常的作息、交友、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他補充,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希望藉上網結識男女朋友、並認為上網可讓他們放心表達感 受,因此擔心不法之徒乘虛而入,青少年容易因網上交友而墮入危機。
遊戲宜加提醒休息字句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謝永齡則指出,美國最近一項同類型調查中,嚴重沉溺上網的青少年比率只有5-10%,反映香港問題非常嚴重,各界必須正視。他憂慮,青少年會漸漸習慣於活在虛擬世界中,拒絕與家人、朋友溝通。
 李文基建議,家長可從旁擔當指導者的角色,與子女協商上網的時數,替子女選擇健康的網站。他並希望,網上遊戲製造商可在遊戲當中,定時加入提醒使用者休息等字句。

 

news 2

77000青少年病態上網

香港青年協會調查顯示,一成一受訪青少年上網成癮,推算全港多達七萬七千名青少年病態上網。青協呼籲家長,別以關掉電源等方法強行阻止子女上網,否則弄巧反拙。有青少年曾拿刀威脅、通宵用鐵錘敲牆、擲電腦屏幕等暴力方法與父母抗爭,青協勸喻父母應與子女理性溝通

青協訪問約四千八百人,一半是家長,一半是十至十七歲青少年。調查詢問青少年二十項上網習慣的問題,包括會否因上網而不外出、減少睡眠時間等。結果 顯示,一成一受訪青少年在十項或以上問題中回答「經常」,屬上網成癮;百分之三回答十五項或以上,達高度上網成癮。三成二受訪家長卻不了解子女上網情況, 逾半家長以為子女上網做功課,其實不足四成受訪青少年上網為找資料做功課。

被家人罵擲電話洩憤

「家人收埋電線,我就儲錢買番,諗番起大家都好傻。」二十四歲的周建諾,中二至中五時沉迷網上遊戲,「遊戲入面建 立一個國家,好有滿足感」。高峰期一天上網十六小時,他為此與家人吵架,擲電話洩憤。父母取走電線杜絕他上網,他寧願不吃飯也要儲錢買新電線。會考期間仍 終日上網,結果會考六分,英文不合格。父親與他平心靜氣傾談,他終於改過,「父母可以跟仔女耐心慢慢傾,為上網而關係決裂不值得。」目前他每天上網一小 時,並找到電腦教學工作。

小五至中三生最沉迷

青協智Net家庭支援中心項目主任吳錦娟昨表示,接獲家長求助個案中,九成與子女沉迷上網有關,當中小五至中三學 生情況嚴重,有青少年曾長期上網至臉部抽筋、暈倒等。她稱,若父母採取高壓手段,如拔走上網線,只會適得其反。有求助個案中,青少年與家人推撞,結果報 警;又有青少年通宵用鐵錘敲牆抗議,要求家人歸還上網線。
梁太唸中四的兒子沉迷上網,最後輟學,每天上網十五小時。她曾強行關機,結果演變成母子推撞。梁太決定學習上網,親子溝通,關係終有改善。

家長處理有法子女沉迷上網


學習使用互聯網,與子女分享上網樂趣。
為子女訂定上網時間表,雙方協商,甚至可以有獎勵計劃。
以關懷角度出發,了解子女過度上網的背後原因,加強親子溝通。

使用專制手法,強行關機或自行拔走上網線。
操之過急,以打罵方法恐嚇子女不要上網。
對子女上網的情況、背後原因等不聞不問。

news 1



網上資訊豐富,青少年不自覺沉迷,更會引發隱疾。有青年團體訪問逾千名青少年後,發現逾四分之一人上網超過四小時,更有一成三人認為若生活欠缺互聯網,似失卻意義,資深社工曾有個案指青少年因過度沉迷,而致視力衰退及抽筋,建議家長從少培養子女健康上網習慣。

        香港青年協會在去年九月至上月期間,成功訪問一千八百二十名十二至二十歲的青少年,了解他們的上網習慣,發現二成八受訪者上網超過四小時,七成九人認同互聯網對他們非常重要,更有一成三表明「沒有互聯網不行,生活好像沒有意義」。

        調查又顯示,三成五受訪者曾與網上的陌生人聊天,近一成會相約出外見面,在不知對方背景及身分之下,忽視被人侵犯的風險。

        青協資深社工吳錦娟表示,青少年上網超過四小時,已是沉迷上網的警號,因上網時間過長,既減少與家人溝通及影響日常生活,更甚者沉迷當中,會漸漸失去自制能力,無法抽離,她曾接觸青少年因上網而逃學的個案,部份更因上網時間過長,引發隱性疾病如抽筋及視力衰退。

        她提醒家長應從少與子女約法三章,訂下上網時限的協議,以免發生問題後始去禁止,只會令子女更加反叛,效果適得其反。

        她又表示,調查發現青少年在網上貼相、網上交友、甚至是網上欺凌等行為十分普遍,故提醒青少年,上網時應避免透露個人資料,也避免在網上與陌生交談或單獨見面,以免發生危險。

        青協網站總監魏遠強指出,目前資訊科技教育只側重應用技術的提升,缺乏對青少年正確上網態度的指引,青協特別推行首個青少年網上行為資源網站,為家長提供網上安全貼士及安裝過濾軟件指導。
【本報訊】互聯網發達加上智能手機大行其道,令青少年沉迷玩facebook及微信,甚至在虛擬世界結識異性及拍拖,有社工指,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戒心低,容易當在網上相識的陌生人是朋友,隨時墮入不法之徒設下的騙財騙色陷阱。

家長應多留意行蹤

青協社工文習武表示,過往有不少青少年與網友見面時,被灌醉或帶到僻靜地方性侵犯,亦有事主將陌生網友帶返家,結果「引狼入室」。他坦言:「其實唔識嘅人,就唔應該赴約,就算去都要約埋朋友,選擇人多地方,同埋要通知家長。」他建議青少年勿貿然與陌生網友見面,家長亦應多與子女溝通,留意他們行蹤,如有需要可陪同子女見網友。
對於有女童被fb男網友性侵犯,不少家長及學生昨議論紛紛,其中育有一名八歲女兒的家長林太稱:「個女上網主要係學習及遊戲用途,唔會畀佢上太耐,我會留意佢上咩網,唔可以上社交網站識陌生人,如果覺得可疑,會從旁觀察瀏覽內容。」
姓李小六女生稱:「平日有上fb,但唔會同陌生人聯繫,如果有人add我,會睇吓佢係咪同學,識得先會加。學校有講座教我哋,唔好喺網上識陌生人,以前都睇好多類似新聞,我自己會好小心。」

青少年網上交友須知

1.了解清楚網上聊天室的背景及加入聊天室的條款及細則,留意聯絡網絡安全負責人的途徑,以確保該網站的安全性。
2.切勿向網友洩露真實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
3.切勿向網友透露太多有關資料,免得讓意圖不軌網友知道行蹤。
4.切勿盡信網友提供的資料、相片及言論。
5.若約會網友外出見面,請選擇人多熱鬧的公眾地方,並告訴至少一名可信任的人士有關約會的時間及地點。
6.將你網上聊天的對話存檔,可用以協助日後案件調查。
資料來源:警務處防止罪案科

沉迷上網新聞

 1  青少年戒心低 易墮財色騙局

【本報訊】互聯網發達加上智能手機大行其道,令青少年沉迷玩facebook及微信,甚至在虛擬世界結識異性及拍拖,有社工指,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戒心低,容易當在網上相識的陌生人是朋友,隨時墮入不法之徒設下的騙財騙色陷阱。

「要去都約埋朋友」

青協社工文習武表示,過往有不少青少年與網友見面的時候,被人灌醉或帶同僻靜地方性侵犯,亦有事主將陌生網友帶返家中,結果「引狼入室」。他坦言:「其實唔識嘅人,就唔應該赴約,就算去都要約埋朋友,選擇人多地方,同埋要通知家長。」他建議青少年切勿貿然與陌生網友見面,家長亦應該多與子女溝通,留意他們行蹤,如有需要可以陪同子女見網友。
對於有女童被fb男網友性侵犯,不少家長及學生昨議論紛紛,其中育有一名八歲女兒的家長林太稱:「個女上網主要係學習及遊戲用途,唔會畀佢上太耐,我會留意佢上咩網,唔可以上社交網站識陌生人,如果覺得可疑,會從旁觀察瀏覽內容。」姓李小六女生稱:「平日有上fb,但唔會同陌生人聯繫,如果有人add我,會睇下佢係咪同學,識得先會加。學校有講座教我哋,唔好喺網上識陌生人,以前都睇好多類似新聞,我自己會好小心。」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長時間沉迷手機上網影響個人安全與健康

青一代已經習慣於用手機上網,但長時間過分地專注手機上網,不僅對個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也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需要提醒市民的是,手機上網雖然給個人的生活帶來方便,但應注意個人的安全與健康問題,不要長時間沉迷於手機上網。
  上網過馬路險釀成意外
  手機可以上網,極大地方便市民的業余生活,於是坐公交車時、上下班走路時、排隊等候時、吃飯上菜前,甚至在橫過馬路時,都會發現專注於手機上網的一族。而這種過分的專注,往往會給個人的生命帶來危險。
   6月28日,一個站在斑馬線外准備橫過馬路的女孩,右手一直在盯著手機上的信息,由於精力過於集中,以至綠燈還沒亮起時,就不知不覺 地過馬路,一輛飛馳而來的汽車緊急鳴笛和剎車,女孩才突然驚醒,止住腳步,汽車與她擦身而過,險些釀成了大禍。
  在公交車候車亭等候車的小余邊用手機與朋友聊天,邊時不時抬頭掃一下來往的公交車。她告訴記者,由於上網過於集中,往往是該乘坐的公交車來了,自己不僅沒有留意到,甚至是留意到了,但腦子一時反應不過來,經常出現錯過公交車的事情。
  小余用手機上網已經有一年多時間,近來她感覺到視力有些下降,上完網后總感覺到脖子麻木酸痛。她也懷疑這些症狀與上網時間過長有關,但覺得自己還年輕,睡一覺,扭一下脖子,問題就不會很大。
  輻射及姿勢是傷害的根源
  手機上網所帶來的健康問題,是手機上網的典型特點所致。正在用手機上網的人都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低著頭,眼睛專注於手機屏幕,右手大拇指不停地點擊和撥弄,旁若無人。
  由於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會產生兩個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是頸部肌肉和骨骼受到損害,慢慢就會形成頸椎病﹔另外頸部血管受到壓擠,腦部的供血可能出現不足,也容易導致精神不振以及頭暈等。
  手機上網應注意時間和方法
  手機上網雖然有諸多的負面因素,但其畢竟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方向,完全避免不用手機或不用手機上網已經不可能,那麼市民用手機上網時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站在醫生的角度,李毅醫生認為,減少手機上網所帶來的傷害問題,個人能夠做到的是,盡量減少手機上網時間,上網時間如果超過半個小時,應該關閉網頁,休 息一個小時左右,如果有條件可以到戶外適當運動。如果是必須要連續上網的,可採用間隔上網的辦法,如上網15至20分鐘后,眼睛要向遠處張望,或閉上養 神,同時要扭動脖子,休息幾分鐘后再重新上網。
  在電科廣場從事電腦技術工作的莫先生稱,減少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消費者可購買一些防輻射的產品,如防磁貼等外包裝產品,可有效減少輻射的發出。另外手機不用時盡量關機,由於輻射對頭部的傷害最大,所以最好遠離頭部。

防止子女沉迷上網

父母應適度約束孩子上網時間,以及激勵他們參與課外活動,平衡社交生活。基督教信義會呼籲中小學校,要定期普查學生的上網活動,以多了解小學生的上網狀況。



家長可為子女製作時間表或多帶孩子到公園玩耍,減低他們沉迷上網的機會。 

沉迷上网 的害處

15歲少年因不滿父母對其沉迷上網進行勸阻,而對父母產生怨恨,並殘忍地殺害母親、砍傷父親。兒子王某濤,由於王某濤性格內向,與父母缺乏溝通、交流,再加父母不滿其沉迷上網 而加以勸阻,令王某濤對父母逐漸產生怨恨,並產生了殺掉父母的念頭。

沉迷上了網絡 你就會一直想著:網絡.網絡.網絡.網絡~ 隨著你進入了網絡的步伐~你就會愛
上網絡遊戲~迷入網絡遊戲~你就會想著升級升級~一天不升級你心裡就會很不舒服~ 這樣就導
致你整天想著網絡網絡~遊戲遊戲~升級升級~ 甚至你會想著投入大量零花錢進去~ 導致你無
心學習~!什至有可能會導致你產生一些不好的念頭,如剛剛的報章,為了打機,而不惜一切傷害
別人
 
 
其實除了這些外,還會,
1、對眼睛的危害
2、臉上長暗瘡、會黑眼圈、人容易咾、皮膚不恏,特別是女生,要注意啦
3、光輻射,電磁輻射,頻閃輻射對人體的害處
4、空氣幹燥導致皮膚失水
5、長時間保持同壹坐姿帶來腰積勞損
6、作息時間顛倒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不便,甚至導致交際問題
7、體力透支影響工作和學習
8、夜宵帶來的肥胖或者消化不良,導致體型問題,腸胃問題等等……
 
 
 
愛 美的女人要注意啊
 

「網上沉迷」是甚麼?

「網上沉迷」在西方國家有不同的名稱,包括:「網路狂」(Netaholic),「電腦倚賴」 (Computer dependency),「上網倚賴」(Cyberaddiction)和'網路成癮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簡單來說, 「網上沉迷」是指 「上網上了癮」。
「網上沉迷」的成因
為甚麼年青人們會發生 「網上沉迷」 的問題呢? 一般來說,都離不開下面兩種因素:
生活的壓力
壓力可以來自不同的環境因素,例如與同輩相處的壓力、學習困難、學業成績、家庭氣氛、親子關係、對外表沒信心、自卑感等等。這些壓力往往使人感到不開心,便透過上網來找尋減壓的空間,因為網上世界仿如一個虛幻的國度,能夠令人暫時忘卻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寂寞感
雖然一般年青人都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可是,我們想一想,孩子們上次向我們傾訴是多久之前呢? 他們向我們訴苦,我們又曾經給予他們怎樣的理解和幫助呢? 另一方面,他們有沒有適合的朋友能聆聽他們的傾訴及給予開解呢?寂寞感通常是來自外間的因素,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時間並不多。在日間我們要上班,孩子們要上學;在夜間又是孩子們做功課、溫習或看電視的時候。與他們談心底事的時間,可說少之又少。就算有,他們也因害怕我們的責備而不敢說出他們因貪玩而做過的錯事;相對地,他們在網上便不需要害怕這些了,打錯了說話,click個 delete便可再來過,雖然是虛假的關係,但他們總覺得他們是被別人所接納的。
其實,網癮正如酒癮或毒癮般,是讓人們得到一種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滿足到的感覺。所以,愈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人,愈大機會成為網上沉迷者。
發展成為「網上沉迷」的三個階段:
香港大學曾經進行一項有關學生上網習慣的研究,研究中發現香港一般的學生每星期也會消秏一定的時間在各項網上活動 :
www 5.79小時
BBS 3.85小時
chatroom/rnc/icq 3.61小

研究報告指出,發展成為「網上沉迷」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初次接觸
也許只是為了潮流,也許是需要,例如朋友或親戚送一部電腦給你,內附互聯網服務,當你在網上穿梭時,發現一些很有興趣或值得下次上網時再去的網頁,很快便養成經常去的習慣。又例如「chatroom」 、「newsgroup」 、「ICQ」等等,尤其是當在網上有了身份和性格後,你會用更多上網的時間,才可得到滿足。

階段二、取代當網上沉迷者深入地進行網上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東西,例如關懷、信任、支持、甚至愛情,也可在網上拿到。漸漸地就會取代從前正常的社交活動,更甚者會影響到工作和學業。
階段三、逃避現實
網上沉迷者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網上,在網上感覺到安心和平靜,不須要面對自己的寂寞感、空虛感或其他種種問題。現實生活遭遇的痛苦,在網上可被麻醉,縱使明知現實中有數不完的難題和痛苦,一上網便仿似消失了。
「網上沉迷」的負面影響
當年青人們患上「網上沉迷」,他們對外間和日常的生活不再重視,下網時,更會出現失落、易怒及空虛的感覺。網上沉迷對於學生的成長、健康、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及學業都有著負面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本身對學業沒有興趣,沉迷上網只會加重這種傾向。學業表現退步、容易疲倦、煩躁不安都是網上沉迷常見的表徵。其中有少部份患上網上沉迷的學生,最終以曠課、甚至輟學的手段來滿足其無法自拔的網癮。
如何幫助'網上沉迷' 的年青人
(一)首先,在判斷上我們不應立刻指出他們的上網行為是錯的而制止他們上網,因為這樣只會治標不治本,反而會增加他們對成年人的不信任,甚至加強他們的寂寞感。更何況在家中上不了網,他們可能會漸漸增加到「網吧」上網;若沒有「網吧」,他們也可能會以其他較為偏激的行為來尋求發洩,例如渴酒、吸食軟性藥物、去的士高等等,沉迷於這些活動的害處也不小。若察覺他們用過多的時間在使用電腦,應該先與其師長或同學聯絡,了解其在校表現和學業近況再作判斷。
(二)保持及改善親子關係,不要扮演「懲罰者」的角色 - 在口頭上和實際上表達對他們的關懷。青少年常會把成年人對他們的行為的過問視為責備,要使他們知道你不是指責他們做錯了事,而是關心他們近日不尋常的行為,希望了解他們的狀況。記著要舉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如察覺他們少了與朋友交往、學業成績退步、容易疲倦等等。
(三)與他們共同訂立用電腦的條件和時間 - 要求把電腦放在當眼的地方是一個好的辦法,但不要站在他們身旁監視,以免產生厭惡情緒。和他們訂立一些規條,例如做完功課後,可以有兩小時的上網時間;週末可多給一、兩個小時。若要確保他們不在不應上網的時間上網,拿去機內的modem就可以了。緊記自己不是在懲罰他們,而是想幫助他們擺脫網癮,重過平衡而充實的生活。
(四)推介其他活動 - 當他們不再沉迷於網上活動時,很需要其他活動來填補和充實。此時應該給他們介紹別的興趣,例如話劇、運動、音樂和手工藝等;又可以了解他們在網上喜歡瀏覽甚麼資料,然後在現實生活中鼓勵他們參予相關的活動。
(五)尋求專業協助 - 雖說網上沉迷行為不一定會對身体造成即時損害,有些人還是能夠發揮自制能力,未至於愈趨嚴重。然而,每一個案都有不同之成因及困難之處,尋求社工或心理學家的意見及協助,會有助於及早辨析問題和避免問題的惡化。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什麼是沉迷上網 ?


什麼是沉迷上網 ?

下列是一些由美國心理學學者 Dr. Kimberly Young 提倡有關沉迷上網的徵狀,可供參考::
  • 需要不繼增加上網時間,才能獲得滿足
  • 上線及離線的時候,思想都被互聯網佔據,經常想著上網
  • 多次嘗試控制或停止使用互聯網,最終失敗
  • 當減少使用互聯網時,出現戒斷徵狀
  • 時間管理出現問題,上網的實際時間比預期的時間長
  • 因環境轉變而感到煩惱不安
  • 以欺騙方式隱瞞上網時間
  • 透過上網改變心情
青少年常見的沉溺網絡徵狀:
  • 因缺乏睡眠而疲倦不堪
  • 上課缺乏專注
  • 無暇完成功課或其他活動
  • 情緒波動
  • 當被阻止使用互聯網時,變得有攻擊性和煩躁
  • 偷竊金錢或信用卡
  • 把上網視作生活的唯一動機
  • 花大量時間在網絡中,忽略學業/工作
  • 缺乏睡眠/失眠
  • 身體出現頭痛、頸痛、背痛、眼睛疲勞等症狀
青少年沉溺上網的成因
  • 缺乏生活目標
  • 現實生活上常面對挫敗,缺乏成功感
  • 在家中缺乏關懷
  • 自制力弱
  • 缺乏社交技巧其他情緒或精神病衍生的問題

沈迷上網eg1

沈迷上網小心網路成癮2011年08月17日 

暑假接近尾聲,署立台中醫院陸續接獲學校轉介的案例,發現許多學生回校上輔導課後,精神不集中,心情低落,容易發脾氣,原來放假在家,天天上網,作息顛倒,得了網路成癮症候群總是看見兒子坐在電腦前,起先不以為意,卻發現就寢時間愈來愈晚、作息不正常、爸爸開始要求提早關機就寢,不料,兒子反應激烈,重重甩門後將自己反鎖。暑期輔導課後,情況沒有改善,校方轉介到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尋求協助。心智發展科主任劉駿熒表示,同樣情形也發生在高一學生阿祥身上,原來這些學生都因為長時間掛在電腦前,得了網路成癮症候群。醫師說,經過會談發現,原先只是上網找資料,漸漸的沈迷游戲,甚至為了電腦游戲分數犧牲睡眠,作息顛倒,影響情緒和人際;經過輔導,改變作息,限制每天上網時間,逐漸恢復正常。
http://dailynews.sina.com/bg/tw/twlocal/bcc/20110817/22402694344.html

背景資料

D.)
背景資料: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使用互聯網更成為年青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更會因此放棄學業,一年不上學。因上網而影響與家人關係,身心健康,

精神處於抑鬱狀態。

青少年可能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缺憾,使得他們沉迷於虛擬世界而躲避現實。他們會藉著

網上遊戲的成功感和刺激,從而彌補現實在活的不足。

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常見原因,個人因素例如缺乏自信心,缺乏成就感和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存在

價值,而在學業上成績不理想和家庭問題,這些都會影響日後社教化學習,  精神和身體,生理方面 

人際方面

 部分研究亦指,學生沉迷上網,情況日趨嚴重,而所衍生的問題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究竟

學生上網的目的是甚麼?對他們的日常生活有甚麼影響?

沈迷上網睡眠節律亂 年輕人失眠增加  2009年12月03日

eg2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3日電)「開心農場」很熱門,有玩家夜夜防偷菜,結果失眠。台灣睡眠醫學會今天說,目前5人就有1人失眠,愈來愈多年輕人因為上網等因素造成另類「時差」,導致睡眠節律大亂。青少年夜夜沈迷上網、電玩,熬夜和補眠交雜,該睡的時間不睡,不該睡時卻在睡,很像時差發作;他們和失眠長輩不同之處在於較不排斥助眠藥物;然而,根本解決是找回自然的睡眠節律。15歲以上民眾電話問卷共4005份,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杭良文表示,調查中顯示慢性失眠的盛行達到21.8%,幾乎3年前的兩倍,也就是說每5人就有1人承受者失眠之苦。

中三專題探究計劃書

A學生姓名:
張芝萍
張雅芝
張雅麗
戚鈺榆

B.題目:沉迷上網的壞處

C;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 
1.)全球化
2.)傳媒資訊
3.)通訊科技

D: 
背景資料:
 相關概念:成績受到影響,與家人的關係不好,社會例如交際,工作
知識:網頁和書本

E.探究目的: 讓人們知道上網是好,但不要沉迷上網,讓他們知道認識沉迷上網的壞處

F: 焦點問題:
1.)社教化學習   
2.)精神,身體,生理方面
3.)人際方面

假設(如有): 假設全球的人到都在沉迷上網中,那會變成怎麼樣?

H: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    
 1. 探究角度:從學生中,家庭中,學校中與社會中探究
2. 資料搜集方法:網上和訪問同學
3. 分析方法: 在網上尋找資料和做問卷

4. 計劃進程 :在3份找完資料,4月份做完問卷調查
5. 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少部份同學可能不合作,
6. 分工:張芝萍
  找尋資料
 戚鈺榆

                 張雅芝
                                做問卷調查
                 張雅麗

I: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J:參考資料:

沉迷上網持分者


青 協 推 出 首 個 青 少 年 上 網 程 度 甄 量 表 及 網 上 行 為 資 源 網 站
. .
上 網 已 成 為 年 青 人 生 活 的 重 要 部 份 , 再 加 上 社 會 不 斷 發 生 一 些 與 網 絡 有 關 的 事 件 、 罪 行 及 騙 案 , 愈 來 愈 多 人 關 注 青 少 年 的 網 上 行 為 及 安 全 。 為 了 進 一 步 了 解 青 少 年 的 網 上 行 為 , 香 港 青 年 協 會 於 2008 年 9 月 至 2009 年 2 月 在 網 上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 共 收 回 1,820 份 問 卷 , 受 訪 者 主 要 為 12 至 25 歲 青 年 (87.5 %) 。
青 協 網 站 總 監 魏 遠 強 表 示 , 調 查 結 果 反 映 青 少 年 使 用 互 聯 網 的 目 的 愈 來 愈 廣 泛 。
該 會 資 深 社 工 吳 錦 娟 表 示 , 家 長 需 要 留 意 子 女 上 網 的 時 間 , 若 子 女 長 時 間 上 網 、 經 常 想 著 上 網 的 事 , 以 及 一 旦 不 能 上 網 便 感 到 悶 悶 不 樂 , 便 已 可 能 出 現 早 期 沉 迷 上 網 的 徵 狀 。 

吳 氏 表 示 , 前 線 觀 察 留 意 到 青 少 年 在 網 上 貼 相 、 網 上 交 友 、 非 法 上 下 載 電 影 歌 曲 , 甚 至 是 網 上 欺 凌 等 行 為 均 十 分 普 遍 , 調 查 結 果 反 映 青 少 年 可 能 會 低 估 網 上 的 危 機 , 以 致 疏 於 防 範 , 妄 顧 網 上 安 全 。
青 協 網 站 總 監 魏 遠 強 亦 指 出 , 目 前 的 資 訊 科 技 教 育 只 側 重 應 用 技 術 的 提 升 , 缺 乏 對 青 少 年 正 確 上 網 態 度 的 指 引 。
 吳 錦 娟 認 為 要 協 助 青 少 年 建 立 正 確 的 上 網 態 度 和 習 慣 , 必 須 要 監 察 、 教 育 及 輔 導 三 管 齊 下 。 


紅色=持分者


探討青少年沈迷上網在何等程度上影響家庭的關係 - http://www.mysurvey.tw/quizresult.htm?id=f4c9c929-1342-49dc-88f9-a7628d468a1b

上網成癮-http://www.lcenter.com.tw/trend/FamilyDetail.asp?no=17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上網已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但新科技也帶來新困擾。上網漫遊可以滿足人們工作、社交、娛樂、冒險等需求,但到什麼程度才算成癮?

成癮者不顧一切想上網,想停卻停不下來,而且壓力愈大愈需要,一旦被中斷網路行為,會出現不可遏抑的憤怒。

例子:

一名國中生的父親拔掉電腦插頭,「我兒子想殺死我的神情,把我嚇到,」他說。
虛擬與現實的衝突 上網除了解除挫折、焦慮,還能交朋友,滿足同儕認同。網路遊戲的魅力在於角色扮演,靠著一條網路線,串連各地網友,他們在虛擬世界併肩作戰,出生入死,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與團體認同。
美國心理學家期刊》的研究顯示,上網愈久,心情愈是寂寞沮喪。
每週上網時間若增加一個小時,沮喪程度就增加1%、寂寞程度增加千分之四、人際圈少了2.7個成員數

網路使用/網路使用活動


(一)網路使用
網路形塑生活,也同時為生活所塑造,以對青少年而言,網路已成為無法跳脫的生活中的一部份,在網路上消費、娛樂、進修、交友、成長。以下就相關研究結果加以說明。
1.使用動機
蕭銘鈞 指出初次使用電子佈告欄的使用者最主要的是「休閒」與「娛樂」兩個動機;「實用」與「學習」兩動機是次要的使用動機。 
電子郵件取代傳統手寫書信郵件的傳送方式以電子郵件方式替代打電話或是其他的聯絡方式與朋友保持聯絡、維持友誼。
以青少年使用網路的動機而言,以消遣娛樂動機為最多,工具性使用動機中「搜尋資訊」和社交動機中的「聊天交友」次之。若就中學生去網路咖啡廳上網的動機而言,則同樣以消遣娛樂動機中的「玩網路遊戲」,其次為「社交動機」中的聊天交友,相對會去網路咖啡廳搜尋資訊的「工具性動機」所佔的比例較少,可知不同於一般網路使用地點,網路咖啡廳較為一個青少年休閒娛樂交友的場所。

2.網路使用活動
從上述的網路使用動機中,可歸納出幾種網路活動類型,敘述如下
1)工具性的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對於網路活動的參與度很高,常上討論區、聊天室等,積極參與網路活動,在學校使用網路學習、以「閱讀文章」等訊息的使用行為最多,這些行為可視為「工具性」的網路使用行為。
2)積極社交形式的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延伸了人際關係所及的範圍,使得我們的人際關係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電腦網路增加了我們認識各式各樣的人之可能性。網路的溝通及聯繫功能,帶來了訊息雙向交流的潛力,透過email、聊天室交談,拓展個人的人際關係,網路上的聯繫不再繫於地理空間,個人可以選擇互動對象,不再限於那些平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人群。
3)逃避性社交的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上的互動與聯繫以快速、便利、超越時空限制為基本特質,跳脫現實環境的束縳,在虛擬網路空間談心、分享心情,模糊了虛擬與實際空間的界線。以角色扮演遊戲而言,暫時拋下他真實身份認同,而扮演不同角色彌補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缺憾,上網尋求社會支持,並預期與他人互動,為逃避型社交行為。
4)自我肯定、學習的網路使用行為
網際網路提供了參與、互動的主動功能,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對有興趣的議題發表意見、在網路中發表新的故事、創作小說、詩詞或歌詞等行為,架設個人網站、為自我肯定或主動建構知識、進行同儕互評、合作學習的學習歷程。
5)主動、資訊性的網路使用行為
資訊、資料庫與提供便捷取得資訊的管道,提供的同步或非同步學習工具更是改善了傳統教育的侷限。透過「互動性」,使用者透過網路可以主動去尋找自己想要知道的資訊,還能透過聊天室、留言板、討論區、BBS 之類的互動功能來進行更廣更深入的資訊交流
6)娛樂性的網路使用行為
透過網路連線遊戲,休閒娛樂、打發時間。不少的中學生上網瀏覽比例也不低。網路上的小說、動畫亦相當受歡迎;而違法的MP3的音樂下載、透過FTP傳輸的盜版院線片電影,亦在大學校園網路普遍的流傳,這些行為可視為娛樂性使用行為。

網路成癮者會有以下三項特徵

   第一、當嘗試停止網路的使用的時候會感到不安和焦慮。
   第二、利用網路來逃避一些情緒的困擾,如:無助、罪惡、焦慮、憂鬱。
   第三、對於網路沈溺的行為會對家人撒謊,即使高額的網路費用也無法停止網路的使用

何謂沉迷電腦


網路盛行,使用者花越來越多的時間上網,沉迷網路影響了現實生活人際互動,國內也越來越多青少年沉迷於網路。因此,本研究介紹青少年網路沉迷,期盼能提供教師提昇學生資訊能力之餘,建立正確使用資訊態度,提升其人文關懷、與團隊和諧的能力。

近年來,青少年沉迷上網的問題困擾著不少家長,很多家長指出子女沉迷上網,導致學業成績下降,甚至引起親子衝突。青少年沉迷上網的情況近年備受關注,有專家指出,青年人每天使用超過3.5小時上網已有過分沉迷的徵兆。家長們以為只要封鎖家中上網設備就可解決問題,但其實家長應嘗試了解子女沉迷上網背後的原因,如親子關係欠佳、子女渴望尋找心理補償等,其實都是誘因,家長要對症下藥。



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及非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有不同的互聯網使用模式。雖然兩者使用電子郵件的情況相若,不過上網成癮的青少年較多進行網上游戲、網上文談、閱讀或張貼資訊、下載軟體、歌曲及電影等活動,至於利用互聯網搜集與學業有關資料的情況則較少



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及非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有不同的互聯網使用模式。雖然兩者使用電子郵件的情況相若,不過上網成癮的青少年較多進行網上游戲、網上文談、閱讀或張貼資訊、下載軟體、歌曲及電影等活動,至於利用互聯網搜集與學業有關資料的情況則較少。



調查還顯示,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網時間超過4小時,而且經常超出個人預期,即使維持相同的上網時間,仍會感到不滿足,如果嘗試減少或停止上網,更會出現坐立不安、情緒波動、抑鬱或脾氣暴躁等症狀。而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大多認為自己學業成績及操行較差,家庭生活也較為不愉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係的專家說,上網成癮其實已成為一種病態反應,如果不讓他們上網,他們會感到周身不自在。



據介紹,現在香港上網成癮的情況漸趨年輕化,10至16歲的青少年更屬危險年齡組群。專家表示,上網成癮有可能演變為上網自閉,嚴重者會出現幻覺。



專家建議,家長應及早在家中建立“家庭計算機”的概念,讓子女學習與家人共用及協商使用計算機並逐漸養成習慣。

調查還顯示,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網時間超過4小時,而且經常超出個人預期,即使維持相同的上網時間,仍會感到不滿足,如果嘗試減少或停止上網,更會出現坐立不安、情緒波動、抑鬱或脾氣暴躁等症狀。而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大多認為自己學業成績及操行較差,家庭生活也較為不愉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係的專家說,上網成癮其實已成為一種病態反應,如果不讓他們上網,他們會感到周身不自在。



據介紹,現在香港上網成癮的情況漸趨年輕化,10至16歲的青少年更屬危險年齡組群。專家表示,上網成癮有可能演變為上網自閉,嚴重者會出現幻覺。



專家建議,家長應及早在家中建立“家庭計算機”的概念,讓子女學習與家人共用及協商使用計算機並逐漸養成習慣。

沉迷上網報章:

報章:
 1,新華網香港5月21日電 一項調查發現,香港有近兩成的受訪青少年上網成癮,調查機構以全港100萬中小學生推算,估計約有20萬名學生上網成癮。



由香港華明綜合服務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係共同進行的這項調查,以問卷的方式,成功訪問了香港6000多名中小學生,了解青少年的上網情況。結果顯示,約兩成受訪者坦承自己上網成癮,另有約三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有“上網成癮”或“過度使用或倚賴互聯網”的可能。



據介紹,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及非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有不同的互聯網使用模式。雖然兩者使用電子郵件的情況相若,不過上網成癮的青少年較多進行網上游戲、網上文談、閱讀或張貼資訊、下載軟體、歌曲及電影等活動,至於利用互聯網搜集與學業有關資料的情況則較少。



調查還顯示,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網時間超過4小時,而且經常超出個人預期,即使維持相同的上網時間,仍會感到不滿足,如果嘗試減少或停止上網,更會出現坐立不安、情緒波動、抑鬱或脾氣暴躁等症狀。而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大多認為自己學業成績及操行較差,家庭生活也較為不愉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係的專家說,上網成癮其實已成為一種病態反應,如果不讓他們上網,他們會感到周身不自在。



據介紹,現在香港上網成癮的情況漸趨年輕化,10至16歲的青少年更屬危險年齡組群。專家表示,上網成癮有可能演變為上網自閉,嚴重者會出現幻覺。



專家建議,家長應及早在家中建立“家庭計算機”的概念,讓子女學習與家人共用及協商使用計算機並逐漸養成習慣。(完)

2,

(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二十三日電)青少年長期上網衍生的副作用舉世皆然,香港家庭福利會最新調查顯示,上網對青少年造成不少負面影響,近半受訪家長認為上網讓子女睡眠不足及精神不振,一成五受訪學生更承認已嚴重沉溺上網,部分更沉醉在虛擬世界。

香港家庭福利會促請家長、學校及社會各界密切關注這項問題,必要時尋求輔導,戒除青少年上網癮。「青少年上網對精神健康及家庭關係影響」調查邀請了二十二所中學參與,成功訪問六百七十七名中學生及其家長。結果發現,達九成半受訪學生有上網習慣,約半數於假日上網逾四小時。



除了近半家長認為上網讓子女睡眠不足及精神不振外,三分之一的受訪學生也有此看法,上網時間愈長,精神狀態亦愈趨負面,例如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減低,情緒不穩容易與人衝突等。有家長擔心子女愈沉溺網路世界,愈逃避現實及承擔責任,甚至不能自拔。



有超過七成家長表示曾因上網問題而與子女爭議,近一成半更是經常發生,爭議原因包括上網時間長短、對學業及健康的影響等。



香港家庭福利會強調,不少家長對子女上網存有誤解,如受訪學生期望上網能增加家庭生活的節目和樂趣,但家長並未重視,家長亦未能察覺子女在網上賭博、瀏覽色情網頁或非法下載等。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開頭::今日我地想講係髮型屋
從著時代既改變,,髮型越來越千變萬化,髮型屋也從時代漸漸時尚
舊式髮型屋就漸漸消失,不如,我地睇下以前和現在有什麼分別

結尾:我地可以髮型是時代的象徵!七十年代的飛機頭,或從中學的平頭,到大學的金毛,都象徵時代改變。隨時代改變,今時今日,舊式上海髮型屋已少見。人長大了,都有慾望,對髮型的要求也變了,現在只會光顧新式髮型屋.正因為舊式上海髮型屋快將淘汰.我地稀望大家從這影片中,了解和認識以前舊式髮型屋既野